海南琼剧

琼剧很富有地方特色,是众多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引人注目的艺术之花,它深深地扎根在海南热土里,在海韵椰风的熏陶下,茁壮成长,鲜艳夺目,芬芳四溢,闻名遐迩。

琼剧是海南的主要剧种,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于江西戈阳腔,明中时经闽南、潮汕传入海南岛,后吸收当地民间小调而形成。琼剧从产生、发展到今天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闽南杂剧"逐渐地方化,交错使用海南乡音,吸收民间小调,歌舞八音、道坛乐曲的不断变化。

琼剧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包括传统的文剧、武戏、文明戏等,先后创造出的行当有正旦、正生、贴生、贴旦、武生、武旦、丑角等,各行当都有各自的传统表演艺术和不同的脸谱不同唱腔,文武大班行当比较齐全。唱腔也非常丰富,达30多种,喜怒哀乐均能表达尽致,同一个唱腔,各个行当唱法又有所不同。它富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剧本、表演、音乐、舞台设计等,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充分反映了海南人民的艺术才能和智慧,能集中表现海南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

琼剧是海南广大群众和琼籍华人、华侨、华裔喜闻乐见的流行艺术,它扎根民间,富有活力,深受人民的热爱。琼剧还流行于海南全省,以及广东的雷州半岛、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被誉为“南海红珊瑚”。

建国以来,琼戏经过广大琼剧艺术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开拓创新,推陈出新,使琼剧在全国360多个地方剧各中的排序从第87位跃居第18位,全岛有琼剧表演团体15个,演职员2000多人,海口和大部分县市都有了琼剧团,那些经过刻苦磨练走红了的名演员如林道修、陈华、陈育明、王英蓉、红梅等,在各地妇孺皆知。

琼剧除了经常在海南各地演出外,还多次组团上北京演出,如1957年,海南琼剧院上京演出《张文秀》、《卖胭脂》、《狗衔金钗》等剧目,由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地方色彩,演出后在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剧协主席田汉同志写诗称赞:“凤梅垂老又红梅,舞妙歌清几俊材。文秀不堪入盗盏,茂芳偏遇狗衔钗。方言土语生珠玉,古调新声入剪栽。老辈耕耘新辈继,海南应有百花开。”

1960年和1975年,琼剧又两次上京,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的代表和首都观众演出了传统戏目《红叶题诗》和现代戏《红色娘子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优秀的琼戏节目被拍成电影、电视。

160多年来,琼剧一直在南洋传播,飘香异域,马来西亚非拉13个州中,凡较大的琼州会馆都有琼戏组织,经常演出琼剧。如雪兰莪琼州会馆的琼联剧社还巡回义演,为马来西亚琼州会馆联合会筹募大学奖学基金。新加坡琼州会馆的有琼南剧社、琼联声剧社、琼联友剧社等琼剧组织,泰国繁华琼剧团、南艺琼剧团、二南琼剧团也经常演出琼戏,使这朵琼岛艺术之花在南洋各地常开不谢,久演不衰。

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为传播革命火种和宣传抗日,在南洋各地纷纷成立琼剧社团,演出了著名戏目《大义灭亲》、《灭种婚姻》、《蔡锷出京》这些新编的剧本,内容进步,锋艺毕露,无情揭露卖国贼可耻行径。在抗日时期,星洲的"南星琼剧团"由一群爱国的热血青年组成,他们新演出的剧目富有爱国精神,鼓励华侨起来支援祖国抗日。如《还我河山》、《鸭绿江上》、《卢州两妇人》等。

从八十年代以来,琼剧在东南亚国家演出频繁,1982年,中国海南琼剧团应邀访问新加坡和到泰国义演,轰动了狮城和曼谷,琼剧团一行61人,10月15日抵达新加坡在国家剧场进行9场商业性演出与文化交流行动。10月18日晚演出《七品芝麻官》,获得巨大成功,观众爆满。第二天《星洲日报》、《南洋商报》报道演出盛况,在新加坡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达3万多人次。1985年2月中国海口琼剧团赴泰国演出,1986年黄培茂先生率领琼联声剧团来海南联欢,同万宁市琼剧团结为姐妹剧团。1988年7月,国家剧场信托局在琼州青年会的合作下,邀请海南琼剧学校教师莫爱花、黄良冬到新加坡琼剧艺术研究班授课。1989年10月,由海南艺术学校师生组成海南省青年琼剧团赴新加坡演出。

近年来,海南多次组团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名扬海外、闻名遐迩。

海南文化与琼剧起源

戏剧的起源,一直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与西方戏剧相比,中国戏曲虽然并不直接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其历史也不及西方戏剧久远,但它的起源问题更加复杂棘手,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而作为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琼剧的起源只能从对中国戏曲的正本清源中来进行。

琼剧起源的问题,至少可以归纳出四种观点:

一、“模仿说”,其代表为《海南岛志》。其志曰:“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来自潮州。明之初中叶,土人仿之,而土剧遂兴。”也就是说,琼剧是明初的海南人对流行于元代的木偶戏的模仿。此说其实是中国戏曲“模仿说”的翻版。先秦“优孟衣冠”和宋傀儡戏表演,都曾被认为是戏曲的起源。

二、“外来说”,其坚持者多为琼剧老艺人。崖城老艺人范景乐说:“琼州土戏的前身是杂剧,来源于福建。崖州人过去称琼剧为闽南杂剧、琼州杂剧。”琼东老艺人李斗光说:“琼剧源渊于潮州的正音戏,后学潮剧才文戏唱琼音,武戏含官话。”在中国戏曲的起源问题上,也曾有人认为中国本无戏曲,是在汉代受到来自印度的梵剧的影响后,才有产生了中国戏曲。

三、“土著说”,此说在琼剧界颇有影响。明确提出此说者,是著有《海南汉人戏剧概论》一文的岑家梧。他认为,琼剧起源于海南当地民间歌谣,是一种土生土长的艺术。拥护此说的较多,认为琼剧界流传的“无中板,即无琼剧”,就是此说的佐证。他们认为,作为琼剧的核心——“中板”先于琼剧,其源头为海南的民间歌谣。陈之也《琼剧史略》认为:“海南土戏产生后,根据海南语音的特点,对梨园戏音乐唱腔加以发行吸收了本地民歌小调、歌舞八音,甚至抛弃了曲牌,仅留滚调部分,由此逐渐显出地方色彩。”这就是说,先有海南土戏,然后才有土戏对梨园戏等弋阳腔诸剧的吸收改造。

四、“宗教说”。笔者撰写此书时,曾多次向琼剧爱好者调查琼剧的起源问题,他们几乎众品一词:“琼剧来源于道教”。这种观点其实是王国维的“巫觋说”。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指出:“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巫与优之别: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巫为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他还认为,戏曲与“巫”的关系要比与“优”的关系更密切:“巫觋之兴,虽在上皇之世,然俳优则远在其后。”“巫”,在《说文解字》中,被解为“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琼剧源于道教的观点虽然缺乏有力的论证,但决不可忽视。

这四种琼剧起源观,虽然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未必都很准确。正如中国戏曲的起源一样,琼剧的发生与形成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要素,而应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诸种要素的影响和作用。其实,就在中国戏曲已经走向成熟的南戏时期,偏安一隅的海南岛仍然不知戏剧为何物。苏轼谪儋,用他凝炼的诗歌语言给我们提供了北宋的海南已有民谣和舞蹈存在的史实。苏轼诗云:“野老已歌半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清人翁方纲有诗记苏轼离儋时的情景:“黎歌蛮舞祝公归。”“野歌”、“黎歌”和“蛮舞”,足以说明当时的海南只有歌舞而无戏剧。

海南有戏剧(木偶戏),最早也应在宋末元初。金兵南下和元朝建立,使躲避战乱的来琼移民剧增。在大陆移民中,有流浪江湖的木偶戏艺人。简单的道具,易于掌握的表演艺术,使木偶戏在海南岛很容易地落下脚来。木偶戏源于北宋时的开封,后流入临安,在南宋濒亡时又随江湖艺人漂泊到闽南,最后又经粤东,穿过琼州海峡,来到海南岛。当时流行于海南岛的木偶戏形态,如今已很难确知,但从今日文昌、琼山一带仍以木偶戏祭祖敬神和婚娶丧葬,可知当时的木偶戏也不外乎是酬神娱人。然而,当时的木偶戏与现在的海南木偶戏肯定不同。前者是宋元杂剧的一部分,而后者已是琼剧文化的组成,其语言唱腔、行当和锣鼓均与琼剧无异。

正是元代有木偶戏流行的事实,产生了琼剧源于木偶戏的“模仿”说。《海南岛志》论证说:“故今之土剧班,称木头班为师史。”琼剧产生以前,海南人祈求平安,主要是以载歌载舞的“傩”。“木头班”进入海南后,便代替了原始歌舞,成为海南人做“斋”的主要形式。由于戏剧的起源与宗教的关系极为密切,人们便误以为琼剧的师法对象是木偶戏。根据戏剧发生的规律,我们只能说,木偶戏对琼剧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是本源。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琼剧的“外来说”。大约在明中叶,海南便有了“杂剧”演出。明《正德琼台志》云:“迎春日,府卫盛服至东郊迎春馆,武弁各竟办杂剧”。五月“十一日,卫所扮装关王会。”“府卫”、“卫所”等,是元明时期朝廷在海南的军屯治所,至今在海南岛的西部还有以卫、所、屯等命名的村镇。驻琼军人扮演杂剧,当然不可能具有专业水平。他们的目的只在于通过杂剧的演出,自娱自乐,以减轻对于中原家乡的思念。他们所演的杂剧与宋元杂剧当属相同体系,不重声腔,但强调科白,是一种用“官话”表演的戏剧。由于是军人演出,这种重科白和武打的“杂剧”,便被称为“军戏”。

在“杂万里”以外,传入海南的,还有属于宋元南戏的许多剧种。特别是来自闽南的梨园戏、高甲戏和来自粤东的正音戏、潮剧等当时被人们泛称为“湖广戏”的影响最大。明中叶以后,来琼的闽广客商益众,为保商贸平安,他们将家乡的神灵请来海南,并在神期请家乡戏班搭台演出。据记载,明代的海口,商业气氛已极盛,“闽广大船停泊白沙津,常有湖广剧演唱,通宵达旦”。海南汉人本来就多来自闽南粤东,因此,这些演出很受欢迎。外来的艺人不仅演戏,而且还开班设馆,收征传艺培养出了海南最早的戏剧传人。《海口舆地志》说:“定安县历来是土剧之乡,福建、潮州的教戏师傅都曾来教戏和落户过”。主张琼剧源于海南歌谣的岑家梧也说:“1932年,作者访问海南土戏老作家吴发风,据云:最初的海南土戏,确是唱潮州四字板的,今土戏的诉说体,还用‘四字板’。”琼剧与闽南、粤东流传的戏剧关系密切,是无庸置疑的。

然而,即使大陆戏剧艺人在海南设馆教戏,所教的也还不是后来的琼剧。当时的海南岛,实际是各戏曲剧种的实验场。模仿不是创造。模仿任何一种“外来”戏剧,都不会有新的戏剧产生。只有从海南人的生活实战出发,根据海南人喜闻乐见的习性,将传入海南的木偶戏、正音戏、梨园戏、高甲戏和潮剧等“外来”戏剧,与海南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歌舞相结合,并对原有的各种声腔进行综合性改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艺术实战,才有可能形成地方性的戏剧----琼剧。琼剧不可能完全是“外来”的。

再次,我们简要地评判一下琼剧起源的“土著说”。所谓琼剧直接产生于海南民间歌谣的观点,其实只看到了戏曲“曲”的性质,而忽视了戏曲更重要的“戏”的性质。如果只有民间歌谣,而没有来自中原的各戏曲剧种的刺激,方言只不过是方言,歌谣也只不过是歌谣,而不会成为戏剧的。现有的琼剧传统剧目,几乎全部来自杂剧、南戏和传奇,就是最好的说明。作为综合艺术,缺少任何因素和环节,戏曲都无法形成。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琼剧起源的“宗教说”。尽管在戏剧的起源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人们基本都承认戏剧的起源离不开宗教的深刻影响。董康《曲海总目.序》便云:“戏曲肇自古代之乡傩”。傩,乃“击鼓殴疫疠之鬼”的祭祀礼仪,据说产生于黄帝时代。《后汉书.礼仪志》对傩有详细的描述:“以岁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黄金四目,率衣丹裳执戈扬盾,帅百隶及童子而进傩,以索室中,而殴疫鬼也。”西周傩,按季节分为春傩、秋傩和冬傩。《吕氏春秋》对此有记载:春傩为“国人傩”,“以毕春报导”;秋傩为“天子傩”,“以通秋气”;冬傩为“大傩”,“以送寒气”。先秦傩按场合分为乡傩、国傩和军傩。在乡间,谓之“乡傩”;在宫庭,谓之“国傩”;在军营,谓之“军傩”。

说到底,“傩”是一种经过化妆打扮,手执道具、以强烈的动作节奏来驱鬼逐疫的宗教礼仪?

宗教意识,海南古已有之。百越人越过琼州海峡时,正值巫风盛行的殷商时期。《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海南的先民在变化无常的大自然环境中,不能不敬畏神秘的自然力量,因而崇鬼敬神,实属必然。每逢大事,不仅以鸡卜蛋卜预测吉凶,而且也出现了傩。如“招魂舞”,于每年的春、夏、秋举行,分别为牛、稻和人招魂。黎人认为,万物均有鬼气,只有“招魂”,方可驱邪避疫,祈求平安。再如“捉鬼舞”,黎人每遇病灾,便请道公或娘母驱鬼。在锣鼓声中,他们口念咒语,手执刀箭,边舞蹈边表演捉鬼。复如“娘母舞”,孩子有疾,即延请娘母以歌舞驱鬼。舞蹈时,由二至四位女子列为纵形队伍,或手捧花草,边歌边舞,或头顶酒碗,以筷子击节。尽管海南人并不称其为“傩”,但与傩性质相同;身着美丽的服饰,手执武器,众人伴舞,鼓乐奏鸣,驱鬼念咒。它们与中原“傩”的唯一区别,也许就是没有假面。而且,每年三次的招魂舞,与西周傩惊人地相似。此外,黎人还有群众性的宗教歌舞“雩”,是一种祭祀性舞蹈,目的在于驱除旱魃,求神祈雨。傩和雩,都源于原始巫术。有人认为:“这就是琼剧的原始。”尽管我们承认宗教在戏剧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琼剧直接产生自傩和雩。由宗教礼俗到戏剧,其间的中介环节是傩戏。海南却只有傩,而没有傩戏。傩和雩,只是戏剧的胚胎。如果没有中原传来的诸种戏曲剧种的刺激和促生,也许海南的傩和雩最终会演变为傩戏的。

因此,关于琼剧起源的模仿说、外来说、土著说、宗教说,都不够全面。琼剧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模仿过传入海南的各种戏曲剧种,但这些剧种只是琼剧生成的“流”,而不是“源”。仅有“模仿”,是产生不出魅力独特的艺术的。何况琼剧的“模仿”焉西方戏剧的模仿大相径庭。后者所说的“模仿”,是指对原始的劳动过程模仿。“外来”的戏剧固然对琼剧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但并非“外来”戏剧一进入海南就形成了琼剧,琼剧的生成,是海南人在长期的生产和艺术的实战中,经过对“外来”戏剧的发行并使其海南化以后,才完成这一过程的,只强调“外来”因素的影响,便忽视了琼剧生长所最需要的阳光、水份和土壤。“土著说”,虽然与“外来说”截然相反,但所犯的错误大同小异都不免以偏概全。琼剧与宗教的关系的确非常密切,但琼剧的综合艺术特征使它不可能只接受某一种因素的影响,在“傩”和“雩”尚未来得及发展为傩戏时,深厚博大的中原文化有为其表现形态之一的戏曲文化已经绵绵不绝地传处了海南岛,从而切断了琼剧与海南原始宗教意识的联系。

来源:海南文化网

2月 26, 2020 at 3:55 下午 发布 丨 2,418 views 浏览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