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剪纸

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称为大旦乡,五十年代未改称为大安人民公社,七十年代未改称为大安区,到八十年代初改称为大安乡。2002年7月至今撤乡并镇称大安镇。由于这些历史的发展变革、大安镇黎族先祖长期在大自然中博击与开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艺,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形式和流派。

黎族剪纸艺术起源年代。大约在明代,黎族人开始用刀具在树棵、木料、木板、树叶、竹片、灯炯、扁担上镂刻,这种艺术大多数以男性为主,镂刻而成的艺术品送给情人、朋友,或者在自己的劳动和生活用具上,镂刻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图案,有山有水、也有飞禽走兽、形象优美逼真。这种自发自思自创的技艺,没有专门的授艺场所和传艺人。明代时期纸张逐步传入黎族地区,刀具镂刻技艺才开始表现在纸张上,大多数与原始宗教有关,如祭符、禁符等。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一批有意于镂刻技艺的黎族民间艺人:羊永生、卢德雷、韦勤、韦德义、卢春、羊亚详、羊亚乐等老艺人,才用刀具在纸张上镂刻出反映现代生活的剪纸作品。

剪纸艺术发展情况。1983年至2004年。国家文化部对民间剪纸做出显著成绩的市县,命名为“剪纸之乡”。在1996年11月,乐东县大安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剪纸艺术不仅综合了各个地区少数民族风情,也具备了各个地方的艺术特点,反映出了黎族地区的原生态田园风光,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蕴含着黎族的各种风情和古老文化艺术。这些民间剪纸艺人通常根据各自的地方环境、习俗、生活来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大安镇只纳村的老艺人羊永生的创作的:“欧鬼”、“磨谷”、“绘丝”等作品分别荣获省、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同时展出日本,深爱各界人士的关注。

目前的发展情况。大安镇大安中学剪纸基地创办于2001年。自基地创办以来,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着手挖掘黎族剪纸艺术文化。大安剪纸基地本着以教育为主的同时,也拓展学生的艺术空间,把“剪纸艺术”活动并入校本研训,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作者韦勤的创作“黎家宴”在2005年海南首届“黎峒杯”上荣获一等奖;2006年8月在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荣获优秀奖;同年10月在第二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荣获优秀奖。第三届(山西、大同、广灵)国际剪纸艺术展中分别(韦勤)获得银奖、(卢峰)获得铜奖及四个优秀奖;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剪纸艺术展中(卢泽辉)获得金奖、(韦勤、卢峰)获得铜奖及二个优秀奖;参加北京2008年迎奥运剪纸大展中,荣获优秀奖二项、纪念奖二十项。

大安镇艺术人才正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在创办过程中,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的优秀剪纸人才。海南电视台“阳光无限”栏目,海口电视台“海南故事”栏目等都对大安镇大安中学的剪纸艺术活动做过多次的专题报道。

剪纸涉及的乡镇。剪纸地区有大安镇、志仲镇、万冲镇、抱由镇等部分村委会。剪纸作品种类有镂刻、剪纸。大安剪纸创作点有大安镇剪纸基地(大安镇文化站二楼)、大安中学剪纸基地(大安中学办公楼一楼)、大安中心小学“少年剪纸基地”(大安中心小学办公楼二楼)。

剪纸艺人、学生名单。卢德雷(大安镇大炮村1队,务农)、羊亚祥(大安镇大炮村1队,务农)、卢  春(大安镇大炮村1队,务农)、羊亚乐(大安镇大炮村1队,务农)、韦  勤(大安镇大安村2队,大安中学教师)、韦德义(大安镇丘文村2队,务农); 大安中学学生名单(韦勤授课):卢泽辉、卢峰、羊萍、卢玉琼、羊桂娟、韦力、李亚保、刘轻、羊丽春、羊亚能、罗鲜、刘永德、羊少玲、刘小朝、羊丽玲、韦莉丽、刘录政、李海英、羊晶晶、刘才难。(乐东黎族自治县旅游局供稿)

来源:海南文化网

2月 26, 2020 at 3:44 下午 发布 丨 2,262 views 浏览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