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笠

竹笠是海岛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海南的竹笠,不但入诗入画,更常在歌舞中演绎出万般风情。小小一顶竹笠,为何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在它背后,又有着怎样动人的传说和历史传承?让我们穿过千年历史的帷幕,一窥海南竹笠的千古风情,并跟随记者的脚步,探访海南竹世界里的种种情致。

千古风情话竹笠

在海南,竹笠很常见。烈日下,细雨中,寒风里,总能见这样的画面:裹着头巾的海南女人或面色黧黑的渔家汉子,头戴竹笠辛勤劳作。

千百年来,竹笠已成为海岛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海南的竹笠,不但入诗入画,更常在歌舞中演绎出万般风情。1960年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让头戴竹笠的海南妇女形象深入人心。2005年9月,娘子军的故乡——琼海市申报的东坡笠与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儋州调声、崖州民歌等25项民间文化资源一道被认为最能代表海南本土文化特色,成功入选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小小一顶竹笠,为何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在它背后,又有着怎样动人的传说和历史传承?让我们穿过千年历史的帷幕,一窥海南竹笠的千古风情,并跟随记者的脚步,探访海南竹世界里的种种情致。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黎民百姓的朋友、造酒试验家、瑜伽修炼者、月下漫步者……”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的开篇一口气给苏东坡罗列了19个头衔。但林语堂却偏偏遗漏了重要的一项:东坡先生不仅是文坛大家,作为北宋一代“潮人”,他还是一位勤奋钻研的“制帽大师”。

苏东坡的“帽子戏法”

早在东坡元佑年间于京师为官时,就曾设计了一种筒高檐短的帽子,常常戴着四处出游,京师士大夫群起效仿,谓之“子瞻样”,甚至有苏门弟子戏作对联调侃此事:“伏其几而袭其裳,岂真孔子;学其书而戴其帽,未是苏公。”

被贬海南后,穷极无聊之际,东坡亦玩性大发,和儿子苏过仿海南当地人习惯,以椰子壳作冠,父子二人都作了《椰子冠》诗,苏轼甚至又想起了当年“子瞻样”流行京师的往事,慨然曰“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甚至头顶一个大西瓜,在海南的田地间边唱边走——照此推论,东坡先生也极有可能是“瓜皮帽的伟大创始人”!

当然,若论苏轼所创制的各种帽子里,名气最大、流行最广,千载之下,仍然盛行不衰、粉丝人群最多的,当然非“东坡竹笠”莫属。

据记载,苏东坡在儋州时,常去朋友黎子云家玩,一日碰到天下大雨,就借了一顶斗笠,一双木屐,穿戴起来回去,一路引得路人大笑、狗犬狂吠。后来有人据此事画了一幅《东坡笠屐图》,他自己还作赞曰“人所笑也,犬所吠也,笑亦怪也。”

万泉河畔的东坡笠

有意思的是,东坡贬地在海南岛西部的儋州,位于岛东的琼海人却认为东坡笠是由万泉河畔的山坡笠演变过来的,是海南民间最简便但最盛行的传统竹篾技品,戴着舒适,能遮日挡雨、防风御寒,能当枕头又可盛东西还可以盛水,绝对是居家过日子的必备品。

琼海市在美丽的万泉河畔,这里是竹的世界,竹制品多达百多种,万泉河东坡笠历史悠久,匠技独特。早在北宋时,这里已有由竹枝制成“罩笠”变宽肩笠即“山坡笠”。传说苏东坡贬琼后,对万泉河的山坡笠爱不释手,笠不离身,现海口五公祠和儋州苏东坡书院中的苏公像就戴其笠,故琼海人谓为“万泉河东坡笠”。

东坡笠传承近千年,至第一、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琼崖革命的策源地、根据地,是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诞生地,琼海当地群众为支持革命,特制“东坡笠”送红军,后来的那首“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唱红了大江南北。

故东坡笠又被当地人民群众命名为“革命笠”、“红军笠”、“红色娘子军笠”,竹笠在红色娘子军戏剧、电影、芭蕾舞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道具,成为海南独特的文化符号。1956年、1974年北京、广东博物馆曾将东坡笠当展品并保存。

东坡笠的制作过程,大约要经过约50道工序。在琼海市阳江镇各乡村中,有粗制笠、有上等笠、出口笠,但这上等笠的艺匠工龄起码要有20年以上。编笠是先编主篾,编成上下两层,然后在中间夹放葵叶和芭蕉叶(干),然后加在一起,通过咽篾、圮篾、押篾等的凑合而成笠,一顶东坡笠从破篾到编成,老匠工需12个小时,但初学者必须24小时以上。

解放后,琼海人人编笠,村村有编笠工厂,是主要经济来源。但改革开放后,年轻人爱外出打工,故种竹人少了,传承人少了,东坡笠技濒危,2005年9月,琼海东坡笠成功入选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来源:海南文化网

2月 26, 2020 at 3:27 下午 发布 丨 3,551 views 浏览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